08 拾葚供親
漢蔡順,少孤,事母至孝。遭王莽亂,歲荒不給,拾桑葚,以異器盛之。赤眉賊見而問之。順曰:“黑者奉母,赤者自食。”賊憫其孝,以白米二斗牛蹄一隻與之。
蔡順,漢代汝南(今屬河南)人,少年喪父,事母甚孝。當時正值王莽之亂,又遇饑荒,柴米昂貴,只得拾桑葚母子充饑。一天,巧遇赤眉軍,義軍士兵厲聲問道:“為什麼把紅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開裝在兩個簍子裏?”蔡順回答說:“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,紅色的桑葚留給自己吃。” 赤眉軍憐憫他的孝心,送給他三斗白米,一頭牛,帶回去供奉他的母親,以示敬意。 後人有詩云:黑葚奉萱闈,啼饑淚滿衣。赤眉知孝順,牛米贈君歸。 |
![]() |
蔡順拾椹 【漢】
蔡順喪父,世亂歲荒。拾椹奉母,赤黑分筐。 蔡順,少孤,事母孝。遭王莽亂,拾桑椹,盛以異器。赤眉賊問其故,順曰,黑者奉母,赤者自食。賊憫之,贈牛米不受。母喪,未及葬,里中災,火逼其舍,順抱柩號哭,火遂越燒他室。母生平畏雷,每雷震,順必圜塚泣呼。 姜書鑑曰,人子於丁艱之際,躬當大事,處常且難。不幸遇卒變,惟有出萬死一生之計耳。君仲母柩逼於火,抱而號哭,辟患不為,非天性激發乎。至諴感神,火越他宅,所全者大,拾椹猶其餘事耳。
1.孤:幼而無父。拾:採取也。 西漢末年,有個人名叫蔡順,從小就沒有了父親,和母親相依為命,他侍奉母親非常孝順。 當時,王莽篡位,天下大亂,年歲飢荒,到處都缺乏糧食,蔡順只好到野外撿拾桑樹的果子,供奉母親。有一次,他出去撿拾桑椹,遇到了「赤眉賊」,赤眉賊很好奇地問他:「為什麼要用兩個器具來裝桑椹呢?這樣不是很麻煩嗎?」蔡順回答說:「黑色的桑椹成熟了,比較甜,是給母親吃的;紅色的還沒有成熟,味道比較酸,是給自己吃的,所以我才要分開裝!」盜賊憐憫他的孝心,受了感動,便送給他牛蹄和白米,讓他回去奉養母親,但蔡順不肯接受。 後來他母親死了,還沒有安葬,忽然那個地方發生火災,火勢直逼到他家裡來,蔡順抱住了母親的靈柩大哭,結果大火竟然越過蔡家,燒到別的地方去了。又因為母親生平最怕打雷的聲音,所以每逢有打雷的時候,蔡順必定繞著墳哭喊著,思念母親。 |
![]() |